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工程绿色环保建设探秘:B、C地块新场馆即将启用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二期注重绿色环保建设。
近期路过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市民会发现,在繁忙的施工现场中,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扩建工程的两栋单体建筑已显雄姿。
第十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定于9月11日在南宁举办。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改扩建工程B、C地块新建两个场馆于7月30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将于7月30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八月初举行。使能够。
改扩建后的会展中心将如何转型?近日,记者探访了会展中心改扩建现场。
B、C地块将成为会展中心的前翼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主体建筑“芙蓉芙蓉”形象已成为南宁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但会展中心也存在展览面积不足、配套设施缺乏、交通组织较差、停车位不足、功能相对孤立、周边联系薄弱等诸多不足。已不能满足现代会展业的需要。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改扩建主要是为了改善各种不足。其中B地块为认证大厅及地下商业区; C地块为双层展厅、多功能厅、会议室、新闻发布厅; A地块为超大型无柱展厅。目前,B、C地块场馆建设已进入最后装修阶段,将于今年东博会期间投入使用。现有会展中心后方的A地块及1、2、3地块(建设酒店、办公区等)仍在建设中。
记者在现场看到,改扩建后的B、C地块依山而建,与木槿花主体建筑融为一体,构成会展中心的前翼。中建八局会展改扩建项目总工程师高冠伟告诉记者,为了不影响主楼“芙蓉芙蓉”的形象,改扩建工程各地块的建筑体量必须保持良好的平衡。 B、C地块不宜太高,A地块也不宜太高。地块及1、2、3地块的建筑高度必须与芙蓉花相协调。为了解决建设用地有限但功能亟待完善的矛盾,设计单位对会展中心地下空间进行了充分开发。有关管理部门组织区内外专家联合攻关,有效解决了由此带来的交通、消防、结构等问题。安全等问题。
接待大厅富丽堂皇,具有独特的壮乡特色。
原展览中心除展厅、会议室外,配套设施基本为零。每年东博会的认证区和配套服务点都是临时搭建的,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客商要求。作为开幕式的举办场地,朱金花厅的空间很大。也非常局促。此次改扩建工程,B座设立了专门的认证大厅,C座设立了可容纳2500人的多功能厅,将作为未来博览会开幕式的场地。 。
C地块是本次改扩建工程的核心区域。记者进入展厅看到,高达数十米的接待大厅气势宏伟,具有独特的壮族乡村特色。墙上的铜鼓浮雕非常吸引人。这里将成为国家领导人迎宾、合影留念的区域。今年“两会”期间,商务部还将在接待大厅举办中国—东盟合作“钻石”十年成果展。大堂两侧还设有休息室和贵宾接待室。
穿过大堂,即可到达可容纳2500人的多功能厅。大厅灯光采用8种模式,音响采用4种模式。展厅内工作人员正忙着进行设备调试、屏幕调试。据悉,大厅经过特殊降噪处理,声音保真度非常高。广场展厅正前方的舞台两侧墙壁上安装了大型电子屏幕,展厅后部设置了专门的媒体工作区。该展厅未来将作为“两会”开幕式场地。
多功能厅下层设有新闻中心、媒体工作室、采访室。建成后将成为南宁市最专业的新闻发布厅。 1、2、3号地块还配备酒店、会议、餐饮等功能,全面完善会展中心的配套设施。
穿过多功能厅,到达C地块展厅。从侧面走出展厅,是下沉的广场和缓慢的交通系统。该区域为休闲娱乐区域。
按时间节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为更高效地推进项目建设,减少与各职能部门沟通的中间环节,项目业主纵横公司创新工作方法,首次派出专门工作组前往广西博览局开展工作,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建设的效率。协调和解决项目问题的效率。
会展中心改扩建工程的最大特点是施工工期紧、任务重。高冠伟告诉记者,为了加快项目建设,施工方加大了人员和设备投入,其中塔吊11台,汽车吊14台,保证钢筋、模板、木材等的垂直和水平运输。现场管理人员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通宵施工的情况也不少见。劳务工人三班倒,人们可以休息,机械和工作面永不停息。夜晚,工地亮如白昼,所有工序和工作面交接均可与施工穿插、无缝重叠。
在建设各方的努力下,会展中心改扩建工程进展顺利。下一步,B、C地块将于今年8月初全面投入使用。中轴线西侧施工将于8月10日竣工,中轴线及慢行系统全部施工将于8月30日竣工。
慢行系统计划于8月30日前完成全部建设内容,中轴线西侧绿化景观及停车场将于8月上旬投入使用。除石园路外,周边市政交通改善工程已于8月底全面竣工。石园路路面系统于8月完成,隧道工程于2016年底完成。A地块计划于2017年8月底完成,1、2、3地块计划于2017年8月底完成截至 2018 年 6 月。
会展中心改扩建工程将于2018年8月底全面竣工投入运营,部分改扩建工程将于今年东博会举办前投入使用。
会展中心建设五大亮点
A地块将建设大型无柱展厅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原展览面积约5万平方米,设有标准展位3386个。建成后,展览面积92500平方米,标准展位5529个,几乎翻倍。
为进一步提升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相对于国内其他城市会展中心的优势和竞争力,在A地块建设了11838平方米的超大型无柱展厅。整个西南地区最大的室内无柱展厅。需要大面积无柱空间的特展具有更高的吸引力。同时,为了提高展厅的利用率,A地块还配备了电视节目录制、室内演出等功能,可同时容纳约7000人。目前,南宁市尚无其他同规模的室内空间。
改扩建新增约3,500个地下停车位
原会展中心有地上停车位460个,地下停车位46个,远远不能满足大型展览的停车需求。大型展会期间,展会道路两侧车辆停满,造成进出会展中心的严重堵塞。此次改扩建将新增地下停车位约3500个,地上停车位138个,基本满足大型展会的停车需求。同时,石园路开通,并在惠阁路设立横跨竹溪大道的立交桥,直通金浦路,有效解决了会展中心内外交通不畅的问题。
此外,改扩建工程还将增加出入口,改善周边交通。例如,会展中心与南宁市人民会堂之间的地下通道也将成为进出会展中心的便捷通道;会展中心一侧的地铁1号线会展中心站出入口开通后,市民也可以通过地铁地下通道轻松进出会展中心。 。
搭建慢行系统,打造会展商圈
慢行系统以晴雨、昼夜为原则,从民族大道入口出发,由北向南贯穿整个会展中心,穿过竹溪大道,止于民歌湖。目的是连接会展中心周边酒店、文化、娱乐等资源,打造繁荣的会展商圈,为会展中心未来运营创造良好条件。
节能环保绿色设计营造良好展览环境
会展中心改扩建工程(A、B、C地块)按照一星级绿色公共建筑技术体系进行设计。项目的实际情况充分融入到设计过程中,采用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和优化、大面积屋顶绿化、屋顶一体化水平外遮阳结构、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雨水回收系统、节水灌溉系统、节水卫生器具、高能效设备及系统、绿色节能照明设计、高强钢材和预拌混凝土、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等绿色建筑技术措施节能、减排排放,并保护环境。绿色环保的设计将把该项目打造成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绿色公共建筑,为参观者创造一个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的展览环境。
智能化设计满足国际展会需求
本项目是根据会展中心满足中国—东盟博览会需求的会议功能、实现国际展览功能的能力以及确保会议展览期间安全的能力而设计的。
在满足会议功能方面,该项目的多功能厅和新闻中心采用国际先进的扩声、显示、同声传译和多向广播设备,使东方在音响、视频、多语言环境和广播。满足国际会议音视频要求。其中多功能厅灯光采用8种模式,音响采用4种模式,专业性强,适用性广;新闻中心可实现10G光纤有线连接,可保证400人同时高速上网。
展览方面,以实现数字化展厅为目标,展厅内设置了各种数字接口,包括网络、光纤、电视、电话等,公共区域设计了查询机和显示屏,方便公众观看;场馆出入口设置人流统计。和人脸识别;设立数字化停车场等,为未来数字化展会提供必要的平台和基础渠道。
安全方面,采用国际先进的视频、安检、防盗报警和门禁系统,并与平安城市对接,具备应急联动功能,落实东博会或大型展会期间的基本安全措施。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