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汉诺威与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设计分析及发展启示
国内外世界著名大型会展中心案例分析 第1页,共34页 会展中心 目录:
1. 简介 2. 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
3. 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 4. 场馆设计分析
5. 对会展中心开发建设的启示 第2页,共34页 简介: 1、会展业是通过举办大型国际会议带动当地旅游、交通、酒店及相关服务业发展的新兴产业和展览。会展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国已有40多个城市把会展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第3页(共34页) 简介: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展业在各城市发展迅速,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五个会展城市最为活跃,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第4页(共34页) 简介: 3、在国外,如展览业较发达的欧美国家,对于展览也有类似的解释。美方解释说,展览是特殊活动,涉及面广,因此产值大、占比高。第5页/共34页 展览王国-德国 “messe”一词在德语中的意思是贸易展览
早在中世纪,传统的教堂礼拜之后就会进行一些货物贸易。后来逐渐演变为定期的定点商品交易活动,从而出现了专门用于展示商品交易的展览建筑。
德国展览贸易有着8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德国,最初的商业活动大多在城市中心进行,其中汉诺威、法兰克福和科隆都是著名的展览城市。
第 6 页(共 34 页) 汉诺威展览中心 汉诺威展览中心
汉诺威展览中心位于德国中北部城市汉诺威。展览中心规模宏大,设施先进。第7页/共34页 汉诺威展览中心
会展中心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设有27个展厅、1个会议中心。室内展览面积达495,265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达57,880平方米。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展览中心。
第8页/共34页 汉诺威展览中心
每个场馆可根据需要灵活间隔,中间通过玻璃走廊和自动电梯通道连接。场内休闲场所众多。会议中心分为35个多功能厅,均配有现代化的展览会议设施。
第9页/共34页 汉诺威展览中心 一是公路交通发达。拥有专用火车站和高标准的通路,以及连接汉诺威机场和中央火车站的有轨电车专用线。它还拥有多个高速公路入口和出口。客商可驾车、乘坐火车或有轨电车直接到达展馆。
二是交通设施发达。开通两部人行电梯,运送客商前往专用火车站或会展中心其他场所。三是停车位充足。展馆停车场可容纳车辆5万辆,其中有棚停车位8700个。第10页/共34页 汉诺威展览中心
楼层布局方式:2000年并入汉诺威展览中心,采用环绕式布局。 (各展厅围绕其布置,形成的中央庭院可作为室外展览场地或休息区,也可在中心放置一些会议、餐饮设施,为各展厅服务。装卸口为位于展厅外)。
特点:整体布局紧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短。但各个展厅的使用灵活性较差,会对人流造成干扰,辨识度也比较差。
第11页/共34页 汉诺威展览中心
展厅竖向布局方式:单层式特点:可避免大量竖向人流量的困扰。卡车可直接进入,方便布置和拆卸。结构简单,无需支撑即可提供较高的空间。地面承载力大,周边均可设置。夹层配有会议、洽谈、餐饮等服务设施。第12页/共34页 汉诺威展览中心
过去十年,德国博览会集团投入大量资金,总计超过8亿欧元,建设新的展厅、改善停车设施、建立优良的道路网络、大宗货物运输道路和有吸引力的建筑。这些使汉诺威展览中心成为国际市场交流的最佳场所。第13页/共34页 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
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
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会展中心一期投资40亿元。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9.5万平方米。共有三层16个展厅,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平方米,拥有10200个国际标准摊位和服务设施,可容纳3万人同时就餐。第14页/共34页 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 第15页/共34页 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
交通便利,有地铁站台和东西南北方向的城市主干道。已开通的地铁2号线和4号线在此交汇。目前,137路、203路、206快车、229路、262路等多路公交车已在此停靠。第16 页(共34 页) 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珠江长廊设有46 部自动扶梯、16 部水平观光自动扶梯和29 部垂直电梯。第17页/共34页 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卡车巷
有多条10多米宽的货车专用车道分布在东西、南北的各个方向。第18 页(共34 页) 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在设计上注重环保理念。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第19页/共34页 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 设计理念:智慧珠江要有飞扬的音符。从高处看,会展中心的外观就像一朵漂浮在河边的白云;从东望去,犹如一条鲤鱼跃上珠江南岸,充满现代感和标志性。第20页/共34页 通过对各会展中心案例概况的总结,可以得出目前大型会展中心的设计重点:A平面与竖向的布局模式B展厅规模与展览大厅单元设置 C 配套设施及功能布局 D 结构及消防设计 E 智能化管理系统及生产 先进节能措施的应用 第 21 页,共 34 页 A 平面与竖向布局模式 1. 还有一个平行的布局布局:其特点是各展厅相对独立,平行布置在主要人行通道两侧,用于装卸。入口位于展厅外或展厅之间,整体布局呈鱼骨状。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交通流线简洁明了,便于两侧展厅单独或联合使用。各展厅具有相同的标识,特别适合较大的会展中心。第22页/共34页 A 平面和竖向布局模式 2、竖向布局模式 还有一种多层式:展厅采用多层式。多层展厅需要配备足够的自动扶梯和疏散楼梯,以缓解大量人流,还必须安装大型货梯。下层展厅空间受到柱网的极大限制。楼层的承载力有限且不经济,三层以上的访客频率会大大减少。这种形式在德国的使用越来越少。第23页/共34页 B 展厅规模及展厅单元设置 1、展厅规模:单个展厅规模从几百平方米到2万多平方米不等。 2、展厅形状:德国会展中心的展厅形状通常是实用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3、展厅净高:德国展览场馆大部分展厅净高在10m左右。如果有特殊需要,可以适当增加高度。 4、地面及顶棚承载力:展厅地面承载力大于5t/m2。一些有特殊需求的展厅在10t/m2左右甚至更大。但多层展厅的上层只能达到0.5t/m2。 m2、5左右。设备管道:德国展览场馆的展厅一般可以为参展商提供各种设备接口,每个展位都可以单独测量。第24页,共34页 B 展厅规模及展厅单元设置 6.
货运系统:德国展馆最常见的类型是单层展厅,需要大型卡车能够直接进入,并有多个货运入口,为布展和撤展提供了便利。 7、展馆内标识系统:德国每个展馆都有非常完善的标识系统,从市内、展馆外的引导交通标志,到疏散通道、展馆内的服务指示等。 8.
展馆布置要求:布展时必须留有相应的疏散通道,各展位不得相互干扰,并预留足够的休息和服务空间。 9、专题展厅的设置和空间的多功能利用:为了提高大空间展厅的使用效率,许多新建展厅可以举办会议、音乐会、体育比赛等大型活动和公众集会。有些大厅可以用活动隔墙隔开。使举办小型展览成为可能。第25页/共34页 C 配套设施及功能布局 1、门厅及多功能空间设计。 2、会议中心及其多功能设计。 3、行政管理中心。 4、交通走廊设计。 5. 洽谈小型会议的空间设计。 6、餐饮服务空间设计。七、残疾人服务设施。第26页/共34页 D结构与消防设计 (一)展厅结构设计 现代展厅设计需要尽可能无柱,有足够的展厅规模和空间高度,以适应大型展览的需要。展厅设计考虑了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充分利用结构引导建筑造型。 (2)场馆消防设计 德国的大型会展中心通常将整个展馆空间视为消防保护区。按照规定,疏散距离控制在35m以内,并保证足够的疏散出口。第27页/共34页 E 智能化管理系统应用及生态节能措施 1、利用绿化、水面改善场馆气候环境:建筑周边大面积绿地、水面可改善区域气候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建筑能耗。 2.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 3、设计中注重环保理念。展馆配备了回收站、创新的垃圾分类系统和设备、噪音控制系统。走在生态节能建筑的前列。 4、太阳能利用和雨水收集。会展中心使用太阳能作为其能源供应的一部分。会展中心利用屋顶雨水渗漏系统为展湖和喷泉提供水源。第28页/共34页会展中心会展中心开发建设启示:第29页/共34页会展中心
1.政府支持与城市协调发展:
一方面,会展中心可以得到政府在土地、交通甚至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也能保证企业高效、灵活的运营管理,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第30页/共34个会展中心
2、坚持分步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前期规划设计中注重扩展方式。后续或重建工程不会影响已建成部分的使用。布局格局应尽可能适应分期建设或扩建项目的进度。第31页/共34页 会展中心 3、强调科技、效率、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强调景观环境的人性化设计:从庭院、屋顶、垂直面的多方位绿化,从城市到展厅无处不在标志、标志设计并提供尽可能多的休息场所。利用新材料、开发新技术,营造愉悦的展览环境。第32页/共34页 谢谢大家 第33页/共34页 谢谢大家的观看!第34页/共34页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