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桃源县完成322项民生实事 新修103公里“致富路”

  “小切口”推动“大治理”,2024年桃源县完成322项民生实事

  从“小”出发,交出民生新答卷

  新修103公里“致富路”,新增1.8万户村民喝上放心水,7943户业主实现安居梦……2024年,桃源县以“小切口”推动城乡“大治理”,全年共完成322项民生实事。2月4日,记者走进桃源县,探访这里如何通过一件件民生小事,汇聚成城乡治理的大成效。

  新修103公里“致富路”,打通乡村发展动脉

  在桃源县牛车河镇三龙村,一条宽敞平整的水泥路直通村民家门口。村民郑青雄正在自家农场忙碌着,脸上洋溢着笑容。三龙村位于桃源县西北角,过去因交通不便,村民种植的辣椒、柱状梨、八月瓜等农副产品运输成本高,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2024年,桃源县启动“通达桃源”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提升工程,掀起交通建设热潮。在村委会的带领下,三龙村历时7个月,修建了5公里的乡村致富路。“以前村小组不通公路,运费高,很多瓜果只能烂在地里。现在大车开到家门口,今年大家都想着多种些果子卖。”三龙村村干部张飞龙告诉记者,公路修通后,果商直接上门收购,2024年全村年增收200万元。

  一河阻断两岸,一桥连通民心。在漳江街道楚旺社区,重建的延溪桥正式通车,彻底打通了桃源县城区与城北郊区的交通瓶颈,7万余城北居民进城无需再绕行。重建延溪桥是群众多年来的呼声,桃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2024年将其列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经过11个月的紧张施工,延溪桥在年底前顺利通车。

  桃源县交通运输局计划统计股长刘刚表示:“桥梁通车后,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群众出行条件显著改善,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桃源县聚焦群众“出行难”问题,新(改)建103公里农村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等“致富路”,40公里乡镇三级公路,200公里组级公路,并改造了10座农村危桥。

  1.8万户村民喝上自来水,告别“挑水时代”

  “活了大半辈子,今年终于喝上自来水。”70多岁的绿溪口村村民李建军感慨道。他家住山脚,子女在外务工,腿脚不便的他过去挑一次水要花个把小时。村支书蔡盛杰介绍,绿溪口村有5个村民小组位于沅水东岸,因历史原因未建自来水厂,村民长期依赖山泉水、山塘水生活。近年来,降雨减少,旱季时生活用水难以保障。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2024年初,桃源县召开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调度会,成立专项指挥部,抽调精干力量,制定考核细则,高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经过7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投资2400万元的东区水厂管网延伸工程顺利完工,日供水量达1万吨,1.8万户村民家中接通了自来水,彻底告别“挑水时代”。

  2024年,桃源县编制了《桃源县城乡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7年)》,计划投资11.63亿元,新建或改扩建7个骨干水厂,构建“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的供水格局。桃源县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站站长向华安介绍,目前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1%,供水能力显著提升,尧河水厂、茶庵铺水厂改扩建等项目也在加速推进中。

  7943户业主实现“安居梦”,破解“办证难”

  走进桃源县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一面写着“情系百姓暖民心 热情服务效率高”的红色锦旗格外醒目。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彭德智告诉记者,这面锦旗是桃源县碧桂园小区二期业主王晓铮送来的。时隔2年,王晓铮终于拿到了不动产权登记证,他代表全体业主表达感谢。

  在桃源县,不动产权“登记难”问题曾困扰不少业主。彭德智介绍,问题主要源于“问题楼盘”缺少申请主体、程序资料不全、税费资金不足,甚至存在抵押查封现象。小房本关乎大民生,2024年,桃源县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采取“一楼一策”方式,打通“问题楼盘”办证堵点。全县按照“业主无过错即可办证”的原则,由县纪委监委牵头成立专班督办,全力破解群众“办证难”。

  桃源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熊潇潇介绍,一年来,自然资源、住建、税务等部门联合发力,制定“证缴分离”政策,一边为业主办理不动产权登记证,一边追缴开发商欠税。不动产登记中心还设立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信访和12345热线等群众投诉,全面摸清全县房屋“登记难”底数;同时设置“问题楼盘”办证专窗,让条件成熟的业主快速领证。

  截至目前,桃源县已成功破解22个“问题楼盘”的不动产权登记问题,7943户业主实现了“安居梦”。这一系列民生实事的落地,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也为桃源县的城乡治理注入了新活力。

上一篇:春节旅游热潮来袭!“00后”爱上非遗体验,湖南这些地方最火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