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无人机编队:绽放中国式浪漫的“赛博烟花”

  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无人机编队:绽放中国式浪漫的“赛博烟花”

  在2024年乙巳蛇年春晚的重庆分会场,3000架无人机翱翔于夜空,带来了一场梦幻般的“赛博烟花”表演。空中,辣椒从沸腾的火锅中跃出,中欧班列穿梭时空隧道,山茶花和新春灯笼等元素相继出现,用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展现了中国的浪漫与创意。

  这种“赛博烟花”是由广东深圳的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打造的一种新型表演形式,通过无人机编队演绎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无人机编队凭借卫星导航、RTK技术等先进手段,具备了毫米级的定位精度,能够精准完成空中表演。

  想要将千架无人机同时起飞并精准悬停,不仅需要技术支持,还需要大量的场地布置和精准调控。早在2016年,该公司首次尝试用80架无人机进行图案和文字展示,而如今的3000架无人机表演则展示了技术的飞跃与演进。

  从80架到3000架、再到1万架以上,表演的形式也从简单的闪灯和图案转换,到复杂的三维动态效果和丝滑变化。这一切背后,离不开技术团队的不断创新和突破。

  例如,早期的表演需要上百人手动摆放无人机,费时费力。为了提高效率,公司研发了“箱起箱落”技术:每个箱体可以容纳12架无人机,通过一键起飞、自动归位的方式,大大减少了人力投入。2024年9月,10197架无人机同时升空,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次表演的布置效率是几年前的三倍,且所需场地和人力大幅缩减。

  为了进一步提升无人机表演的效果,技术团队还创新了“绝对海拔高度定位方案”,克服了地形对飞行的影响。此外,航线规划算法也得到了极大优化,计算时间从原来的半小时缩短至3分钟,提升了10倍的效率。

  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刘汉斌表示,无人机编队不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具,而是如同演员般在空中舞动,带来了无限的创意和可能性。在多个国内外表演中,无人机不仅展现了中国的航天科技,还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例如,在珠海表演中,天宫一号、北斗卫星和中国空间站的图案亮相夜空,展示了中国的航天梦想。

  无人机编队的市场也正在全球扩展。该公司目前已经将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订单增长迅速。而随着“赛博烟花”在国际舞台的亮相,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无人机表演产生了兴趣。

  “我们不断挖掘和融合新的文化符号,让科技和艺术交相辉映。”公司艺术设计部部长彭灵指出,未来无人机编队的表演将不仅仅是视觉震撼,更将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跨界融合,创造出沉浸式的表演体验。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让无人机的飞行不仅是科技的展示,更是文化的传递。

  展望未来,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希望与全球艺术家合作,不断丰富表演的文化内涵。无人机编队的应用场景也将拓展至智能亮化、文娱活动等更多领域,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上一篇:河北正定古城年味浓 推出“赏花灯、观演艺、品美食”爆款新春文旅场景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