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无人机编队:绽放中国式浪漫的“赛博烟花”
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无人机编队:绽放中国式浪漫的“赛博烟花”
在2024年乙巳蛇年春晚的重庆分会场,3000架无人机翱翔于夜空,带来了一场梦幻般的“赛博烟花”表演。空中,辣椒从沸腾的火锅中跃出,中欧班列穿梭时空隧道,山茶花和新春灯笼等元素相继出现,用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展现了中国的浪漫与创意。
这种“赛博烟花”是由广东深圳的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打造的一种新型表演形式,通过无人机编队演绎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无人机编队凭借卫星导航、RTK技术等先进手段,具备了毫米级的定位精度,能够精准完成空中表演。
想要将千架无人机同时起飞并精准悬停,不仅需要技术支持,还需要大量的场地布置和精准调控。早在2016年,该公司首次尝试用80架无人机进行图案和文字展示,而如今的3000架无人机表演则展示了技术的飞跃与演进。
从80架到3000架、再到1万架以上,表演的形式也从简单的闪灯和图案转换,到复杂的三维动态效果和丝滑变化。这一切背后,离不开技术团队的不断创新和突破。
例如,早期的表演需要上百人手动摆放无人机,费时费力。为了提高效率,公司研发了“箱起箱落”技术:每个箱体可以容纳12架无人机,通过一键起飞、自动归位的方式,大大减少了人力投入。2024年9月,10197架无人机同时升空,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次表演的布置效率是几年前的三倍,且所需场地和人力大幅缩减。
为了进一步提升无人机表演的效果,技术团队还创新了“绝对海拔高度定位方案”,克服了地形对飞行的影响。此外,航线规划算法也得到了极大优化,计算时间从原来的半小时缩短至3分钟,提升了10倍的效率。
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刘汉斌表示,无人机编队不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具,而是如同演员般在空中舞动,带来了无限的创意和可能性。在多个国内外表演中,无人机不仅展现了中国的航天科技,还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例如,在珠海表演中,天宫一号、北斗卫星和中国空间站的图案亮相夜空,展示了中国的航天梦想。
无人机编队的市场也正在全球扩展。该公司目前已经将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订单增长迅速。而随着“赛博烟花”在国际舞台的亮相,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无人机表演产生了兴趣。
“我们不断挖掘和融合新的文化符号,让科技和艺术交相辉映。”公司艺术设计部部长彭灵指出,未来无人机编队的表演将不仅仅是视觉震撼,更将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跨界融合,创造出沉浸式的表演体验。科技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让无人机的飞行不仅是科技的展示,更是文化的传递。
展望未来,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希望与全球艺术家合作,不断丰富表演的文化内涵。无人机编队的应用场景也将拓展至智能亮化、文娱活动等更多领域,飞向更广阔的天地。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