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入境游第一站” 共建国际化文旅生态

  在新形势下,上海应充分利用免签政策带来的机遇,深入分析入境游客的需求特点及趋势,优化旅游体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文旅IP,推动“免签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助力上海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打造城市文旅IP

  1. “影视+文旅”联动,延续爆款IP效应

  近年来,影视作品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日益显著。上海作为众多影视作品的取景地,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能够为影视作品注入独特的城市生命力。未来,上海可进一步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动影视与文旅深度融合,推出深度影视主题游览路线,延续爆款IP的长尾效应,吸引更多游客因影视作品而来。

  2. “谷子经济+文旅”结合,拓展新型文化消费场景

  随着二次元文化的兴起,年轻游客的消费偏好发生了变化,“谷子经济”(围绕二次元IP周边商品的消费文化和经济形态)成为撬动市场的重要力量。例如,南京东路的泡泡玛特旗舰店已成为泰国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未来,上海可通过国漫、汉服等文化元素,打造更多元的二次元消费场景,推动文化IP的国际传播。

  3. “一江一河+文旅”创新,塑造城市文化名片

  黄浦江和苏州河沿岸是上海文旅深度融合的重要空间载体。为满足海外游客对文化体验的多样化需求,上海可围绕“一江一河”打造集历史、艺术、时尚、美食于一体的文化体验带。借鉴伦敦泰晤士河艺术节、日本隅田川沿岸文化体验等国际知名案例,让水岸空间成为全球游客感受中国文化与都市活力的窗口。

  共建国际化文旅生态

  1. 善用社交媒体,加强全球推广

  针对海外重点客源地,上海可借助TikTok、小红书、Instagram、YouTube等国际社交平台,通过意见领袖和热门影视、短视频创作者的合作,精准投放“Shanghai Travel”主题内容,展现上海的非遗项目、节庆活动、都市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将上海打造成社交平台上的“网红城市”。

  2. 提升服务保障,优化入境游消费体验

  为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愿消费,上海需不断优化服务保障。可拓展“Shanghai Pass”的应用场景,使游客能一键获取交通、景点门票、餐饮折扣等服务;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点,为入境游客提供便捷的翻译、支付和导航支持;在离境退税服务上进行创新,推广“即买即退”模式,提高入境游客的消费便利度。

  3. 强化区域联动,构建长三角一体化旅游体系

  上海可与杭州、苏州、南京等城市合作,推出“都市风情+水乡古镇+自然风光”的精品旅游线路,提供更具层次感的旅行体验。通过整合长三角特色文化活动,形成跨城节庆矩阵,如上海国际电影节联动苏州园林艺术节、杭州音乐节等,打造区域文旅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推动“免签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通过打造城市文旅IP、共建国际化文旅生态,上海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入境游客,还能将“免签流量”转化为实际的“消费增量”。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上海的国际影响力,也将为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文旅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上海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上一篇:北京市已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0199家 总营收约1.15万亿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