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河和之契”2023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交流展示周启幕
相聚金秋齐鲁,同展非遗画卷。9月7日至10日,“河和之契”2023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活动将在山东省潍坊市富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潍坊市人民政府主办,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
展示周期间,沿黄九省区将携当地最具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项目,来鲁展演。展示周现场将根据地域分布,以“大河上下、奔流入海”为主题,策划黄河流域非遗精品展板块,设立西宁、兰州、成都等10家城市非遗会客厅,展示锅庄舞、马头琴制作技艺、川剧变脸等。大运河沿线省市将以“锦绣中华、应运而生”为主题,策划山东省大运河沿线城市织染绣艺术与生活展板块,展示相关传统工艺的传承发展现状。根据初步统计,将有来自省内外的218个非遗项目、近300名非遗传承人齐聚潍坊市,生动呈现以山东为代表的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省区市非遗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展示周启幕之后,将举办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发展论坛。论坛围绕“讲好黄河故事,传承中华文明”主题,设置“深入学习贯彻和把握‘两个结合’,推动非遗保护高质量发展”“文化生态保护与中国式现代化”“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黄河重大战略”等10个议题,邀请沿黄九省区非遗从业者及业内专家,总结文化生态保护区十余年建设发展的成熟经验、典型案例,畅谈分析黄河流域文化生态保护的起源、路径、未来。
为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自觉承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有效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山东于2021年创新启动“河和之契”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交流展示周活动,两年举办一届,一经推出就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成为山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传承大运河千年文脉的代表性举措,为保护沿黄沿运地区文化生态、助力区域内文化遗产活起来产生示范带动作用。
近年来,山东持续夯实非遗保护工作基础,广泛推动非遗走进现代生活,各级政府建立稳定、长效的非遗资金保障机制,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作为今年展示周举办地的潍坊市,地处山东地理位置中心地带,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7项、省级非遗项目99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称号,建有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方面探索出诸多亮点经验。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