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axi热潮来袭:特斯拉发布延期引发股价大跌,无人驾驶迎来iPhone时刻

百度旗下Robotaxi(无人出租车)罗快跑近段时间频频登上热搜,掀起了Robotaxi热潮,关于无人驾驶“iPhone时刻”的讨论不绝于耳。

几乎与此同时,一则关于Robotaxi的重磅新闻,虽然没有引起普通消费者的关注,但却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7月11日,有消息透露,特斯拉计划将Robotaxi的发布时间从8月推迟到10月。消息一出,特斯拉股价当天大跌8.44%,总市值一夜蒸发超5000亿元。

业界普遍认为,汽车产业下半场是以自动驾驶为核心的智能化,而Robotaxi是自动驾驶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仅Robotaxi的发布延迟就可以明显震动这家全球市值最大汽车公司的股价,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Robotaxi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那么为何此时它在网络上如此火爆呢?自动驾驶产业落地进展如何?众多参与者中谁会从中受益?

Robotaxi行业迎来商业化曙光

事实上,从资本和产业的角度来看,Robotaxi都是“二次崛起”。

早在2018年,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就推出了付费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Waymoone,从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启动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进程的公司。

当时,无论是初创公司、互联网公司、各大车企、投资机构都在积极布局自动驾驶。然而商业化这个行业发展的最大“绊脚石”最终还是卡在了Robotaxi的脖子上。

经过几年的融资热潮,Robotaxi在2022年进入了资本寒冬,融资迅速萎缩,上市公司股价暴跌。一方面是因为自动驾驶技术确实尚未成熟,另一方面是商业模式行不通。

萝卜快跑在武汉运营取得的重大进展,让外界看到了商业化的曙光。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近期武汉骆博快跑的运营数据激增,峰值单日超过20辆。同时,市民对全自动驾驶汽车出行服务普遍满意。百度数据显示,截至5月15日,络博快跑在武汉的服务面积已突破3000平方公里,覆盖人口770万。预计到2024年,将实现武汉全城覆盖,并计划在武汉部署1000辆新一代量产无人车,实现全天候、全无人作业。

业内普遍预计,单城自动驾驶汽车保有量达到1000辆,将成为Robotaxi运营的盈亏平衡点。

闭环商业模式_商业闭环_闭环商业模式用英文还是中文

Robotaxi赛道上有很多玩家。在政策的助推下,除了网络快跑外,小马智行、喜客智能、如骑出行、滴滴出行等企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小马智行副总裁、Robotaxi自动驾驶出行业务负责人张宁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透露,预计2025年或2026年左右,小马智行将在单个城市拥有数千辆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

张宁表示,如果Robotaxi想要大规模商业化,在单个城市推出500到1000辆就有可能实现盈亏平衡。 “Robotaxi运营背后,企业投入很大,比如调度、地面维护系统等。”等待 。我们测算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当车辆保有量达到1000辆时,运营就会达到盈亏平衡点。超过这个点,我们每增加一辆车的成本就会更低,毛利率也会更低。会更高,进入持续自造血的积极阶段。”

多位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表示,Robotaxi有望在五年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基于自动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价值将达到约2600亿美元,到2040年将达到约9400亿美元。

商用车自动驾驶进展更加迅速

Robotaxi只是自动驾驶技术在出行中的应用场景之一。相比Robotaxi在城市开放道路上的广泛商业化运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推动物流车、货车等商用车的商业化将更容易“将梦想变成现实”。

业内人士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指出,真正让复杂的自动驾驶技术能够大规模落地的要素可以分为三类:技术、政策、应用。

业内人士强调,在应用端,我国在自动驾驶商业化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各类自动驾驶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尤其是在道路封闭、路况相对简单的工业场景中,无人驾驶日益成熟,也解决了卡车司机短缺的现实问题。

物流配送是自动驾驶在商业领域的重要应用场景。通过与大数据、物联网、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物流行业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

长城旗下豪模智行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该公司遵循“从低速到高速、从载货到载人、从商用到民用”的发展路径。在探索终端低速无人车场景方面,终端物流无人配送车小摩托已在超市配送、快递配送、校园配送、机场巡逻、餐饮零售、智慧社区等九大场景启动商业化探索。 2023年第四季度,小摩托在超市配送场景实现正盈利。截至今年6月,小摩托超市配送场景累计订单量已突破35万单;快递场景也实现快速增长,累计订单量超过26万单。

在卡车自动驾驶领域,涉足该领域多年的有道智图刚刚入选中国首位自动驾驶卡车试点。

目前,有道智图已在公园、港口、钢厂等大量封闭道路场景中全面实现无人作业,仅需三名管理人员即可管理数十辆车的车队。据悉,该公司自动驾驶项目目前每月可带来超过1000万元收入。

闭环商业模式用英文还是中文_商业闭环_闭环商业模式

有道智道总经理王锐也认为,商用车的自动驾驶进程会比乘用车走得更快。他解释说,商用车对成本不像乘用车那么敏感,比如L4级自动驾驶场景。商用车可能会增加车辆成本约20万元,但可以替代三班倒的人工司机,每年可节省人工成本约50万元,因此更容易实现企业倒闭和规模化。

谁将从自动驾驶中受益?自动驾驶汽车会成为主流吗?

哈喽优行联合创始人兼CEO范跃嘉近日在公开演讲中表示,自动驾驶的未来是一个共赢的局面,包括自动驾驶产业链上的传统汽车厂商、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和互联网科技巨头。是赢家。

在决定未来的自动驾驶领域,当然少不了车企。

“谈论Robotaxi就像谈论自动驾驶一样,你无法逃脱特斯拉。可以说,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让业界看到,Robotaxi和自动驾驶的技术拐点已经到来。” ”上汽集团旗下Robotaxi企业赛科智能CTO于乾坤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直言。

与特斯拉一样,几乎所有车企都在参与自动驾驶的竞赛。自动驾驶行业的不同参与者各有优势,这就导致了自动驾驶的多种发展模式。总体来看,当前自动驾驶市场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特点。

“超级”就是特斯拉。 “多强”包括“威小利”等造车新势力,也包括长安、大力士、奇瑞、江淮等“华为”车企;此外,百度Apollo、地平线、大疆汽车、Momenta等领先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以及以博世为代表的传统一线汽车电子供应商,都是自动驾驶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自动驾驶技术是对汽车行业原有技术路线的颠覆,但这种转变可能不会带来本质的改变,但各个角色之间的权重可能会发生一定的调整。”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到时候自动驾驶技术足够成熟的时候,如果这项服务由汽车厂商自己提供,就会形成一个自我闭环的服务体系,类似于特斯拉现在的车型,可以卖出更多的车辆并赚取更高的利润。如果无人驾驶服务由第三方提供,未来其重要性可能会越来越凸显。

纵观产业链上游,中金公司研究报告将其分为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其中,感知方面,速腾聚创、禾赛科技等激光雷达企业值得关注;决策者中,高通、英伟达、恩智浦、英飞凌等芯片公司,以及百度、高德、四维图新等高精地图显卡商决定了自动驾驶的大脑;执行层是自动驾驶的基础。该技术主要掌握在博世、大陆集团等供应商手中。被传统一线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巨头垄断,国内基础相对薄弱。

事实上,“胡萝卜跑”引发的热议不仅仅是一次意外。作为最早布局自动驾驶的公司之一,百度一直被誉为“中国自动驾驶的黄埔军校”。其创始人李彦宏十多年前就已经确定了自动驾驶的未来。李彦宏在《智能交通》一书中写道,无人驾驶配备了大量传感器,不会违反交通规则,比人类驾驶更安全;可以有效提高道路交通效率,缓解拥堵;它更加绿色、低碳,还可以为人类提供新的工作和娱乐空间。 “无人驾驶汽车一定会成为未来主流的出行方式。”

上一篇:2023河南农村商业银行系统招聘1846人公告及报名指南 下一篇:2025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会计与商业管理案例竞赛报名启动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