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李革:持续聚焦CRDMO模式,及时服务客户新分子需求

  2025年3月17日,头部 CXO 公司药明康德发布了2024年报,表现十分亮眼。

  根据年报,2024年,药明康德全年营收达到392.41亿元,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同比增长5.2%,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润105.83亿元,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更是达到27.0%,创下历史新高。

  面对药明康德公布的2024年年报,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革博士表示:“公司始终坚持‘做对的事,把事做好’的核心价值观,2024年全年收入同比增长5.2%(剔除去年新冠商业化项目),收入、利润和自由现金流均实现年初指引目标;同时,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创历史新高,达到人民币493.1亿,同比增长47.0%。”

  当然药明康德的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成功秘诀”就在于其CRDMO业务模式。这种“一体化、端到端”的模式可以提供新药从早期发现和研究(R)、开发(D)、再到生产(M)的全流程服务,并且能够覆盖各种不同的创新分子类型。

  对药企来说,选择这样的CRDMO,好处显而易见。如果一家biotech今天为临床前测试找一家CXO,明天临床试验再找一家CXO,等到药物生产时再找一家……不仅管理难度大、项目转移风险高,更重要的是,这些CXO之间很难做到合力推进,整个过程将耗时耗钱。

  而对于药明康德而言,CRDMO还能让其自身保持前瞻性。

  因为比传统CDMO多了一个“R”,CRDMO模式更能够及早洞见创新趋势,同时通过对R、D、M环节的一体化推进,让前沿的创新需求被“后端”业务尽早察觉,及早布局,确保前端的项目推进至后期时,万事俱备,可以快速转化放量。

  譬如正是得益于“R”端的优势,在GLP-1催生多肽药需求浪潮之前,药明康德才能提前备好大量产能,抓住机遇。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1年,药明康德就开始布局多肽研究和测试能力,开发及生产端也因此感知风向,提前准备。2024年年初,药明康德宣布位于常州与泰兴的两个基地的多肽生产车间正式投产,多肽固相合成釜总体积提升至32,000升,仅12个月内就提升了20,000升;此次年报披露,2024年底,药明康德的多肽固相合成反应釜总体积已经增加至41,000L,预计2025年底将进一步提升至超100,000L。

  无论是布局的时机、果断的投入,还是高效的落地速度,药明康德多肽业务的发展放眼全球都“遥遥领先”。

  财报显示,以多肽、寡核苷酸为代表的新分子业务(TIDES)已然成为药明康德新的增长点。2024年,药明康德 TIDES业务收入达到58.0亿元,同比强劲增长70.1%,这已经是药明康德连续第三年TIDES业务增速超过60%。

  对于能够预测未来的客户数、服务分子数、在手订单数,药明康德TIDES业务也是全面上扬,其中D&M服务客户数同比提升15%,服务分子数量同比提升22%,整体在手订单数更是激增103.9%。

  对于药明康德的CRDMO模式,李革博士有着自己的见解。“公司持续聚焦自身独特的CRDMO业务模式,高效极致服务全球客户、造福全球病患。通过CRDMO业务模式,公司能够迅速产生行业洞见,及时服务客户新分子需求,保证公司长期发展,从而持续回馈股东。展望2025年,公司将重回增长轨道,预计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实现10-15%双位数增长,同时经调整non-IFRS归母净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此外,药明康德在年报中表示,2025年将加速推进全球D&M产能建设,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达到70-80亿。提前洞见趋势,以优质的业务发展和管理水平带来充沛现金流,再果断投资,高效布局落地,药明康德的年报数据已显示出健康的正向循环。

上一篇:《能量宇宙》艺术展延期 跟随华熙集团赵燕探寻穿越时空的奥秘 下一篇:返回列表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 1
  • 2
  • 3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