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项目“白名单”机制是场及时雨
当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正加速运转,多地已将首批融资支持项目名单按程序推送至相关金融机构。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已有29个省份214个城市建立协调机制,推送给银行的“白名单”项目已超5300个。
与此同时,多地银行正加紧更新名单,并有效对接名单内开发项目,“因项目施策”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从当前各地政策落位执行速度来看,是比较快的。春节之后,多地密集披露一些项目已在授信审批、贷款展期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部分贷款已实际投放到位。
在笔者看来,从企业“白名单”转变至项目“白名单”,可谓“及时雨”,不仅缓解了部分项目的燃眉之急,也为市场长期发展注入信心。更为重要的是,出险房企旗下不少项目入围,有望引入融资活水破冰,助力行业企稳前行。
房地产项目“白名单”机制加快推动行业风险出清进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快速落地,是对传统房地产融资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为房地产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提供了信息更透明的环境。从首批申报项目来看,出险房企态度积极。在其看来,该机制一方面有效缓解资金紧张问题,为完成保交楼任务提供基础保障;另一方面,开发建设暂时遇到困难但资金基本能够平衡的项目不会因集团债务违约而误伤,可有效促进银行对这类项目的放贷积极性,助力公司经营回归正轨。
从实操层面而言,有收益的项目将率先被盘活,低风险项目可视动态评估情况而定,其中一部分亦有望入围。可以给予更多期待的是,更多出险房企有望实现融资破冰,若其能再进一步借助社会资金及政府纾困基金的力量,由点带面强化资产流动性,将对加快整个行业风险出清进程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房地产项目“白名单”机制,为行业稳定发展注入新活力。当前,相关金融机构正建立专门工作机制,优化贷款审批流程,细化尽职免责规定,对合理融资需求做到“应满尽满”。
通过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商业银行可以更精确地识别项目质地,降低信贷风险。房企可以在更加公平的条件下,重新梳理项目销售前景、资产负债以及经营合规性等情况,精准制定“一楼一策”解决方案,获得支持开发建设资金,为“保交楼”护航,这也是完善项目管理的重大创新。对房地产市场而言,亦可进一步疏通行业自身供求循环以及金融与房地产之间的良性循环,为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健康发展注入稳定剂和新活力。
当然,房地产项目“白名单”机制,绝非万能钥匙,房企仍需聚焦改善自身造血能力。从公布到实际落地,再到大范围实施,建立和完善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需要时间,也需要合理把控风险,其长远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开发商想一味依赖项目“白名单”机制实现再融资发展的想法万万要不得,房地产企业还需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措并举“增肌减重”,方可行稳致远。比如,寻求更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调整债务结构增强抗风险能力,抓住市场窗口期夯实经营现金流等,通过强化自身经营能力的手段实现化债更为扎实可靠。
毫无疑问,房地产项目“白名单”相继出炉,不仅为项目融资提供利好支持,更是推动房地产行业企稳回升的重要抓手。接下来,相关部门要严防资金被挪用于购地、偿还债务或是其他投资,确保其用于开发建设,共同维护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
文章网址: /news/dichan/148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