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房企前7个月销售总额约2.39万亿元
中指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至7月份,百强房企销售总额为23909.4亿元,同比下降40.1%,降幅较上月继续收窄1.5个百分点,降幅连续五个月收窄。其中,百强房企7月份单月销售额同比下降19.4%,环比下降35.2%。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销售额千亿元以上房企合计6家,同比减少4家;百亿元以上房企合计51家,同比减少34家。
分阵营来看,今年前7个月,各阵营房企销售额均有所下降。其中,TOP1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1168.7亿元,同比下降32.3%;TOP11至TOP3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302.2亿元,同比下降44.5%;TOP31至TOP50房企销售均值为135.7亿元,同比下降50%;TOP51至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69.3亿元,同比下降45.6%。
虽然行业仍处调整期,但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头部房企销售数据仍保持韧性,TOP10房企销售降幅最低。此外,保利发展、中海地产、绿城中国、万科和华润置地等头部房企均以较大优势,继续位于榜单前五名,销售额分别为1986亿元、1616亿元、1475.2亿元、1465.3亿元、1402亿元。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7月份至8月份天气炎热,是传统的房地产销售淡季,房企新开盘项目较少。通过比较7月份单月部分热点城市热销项目可以看出,主要带动销售的项目特点为配套好、性价比高、产品好。
房企拿地方面,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至7月份,TOP100房企拿地总额4307.1亿元,同比下降38.0%,相较上半年降幅继续扩大2.2个百分点。
中指研究院方面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7月份一二线城市土地推出和成交地块均有所减少,由于拿地向核心城市优质地块聚焦的趋势持续,土拍市场和销售市场分化加剧,促使房企拿地短期内整体依旧保持审慎态势。
从各城市群拿地金额来看,长三角领跑全国。2024年1月份至7月份,长三角TOP10房企拿地金额885.2亿元,继续居四大城市群之首,增长较快。京津冀TOP10房企拿地金额809亿元,位列第二。
其中,保利发展、中海地产、中建壹品、中国中铁、华润置地等国央企在多个重点城市广泛布局,保持较高参与度。绿城中国、滨江集团、龙湖集团等民企或混合所有制企业则聚焦重点深耕区域补充土储,此外,亦涌现出得力房产等区域性中小房企深耕重点城市增加土地储备。
从新增货值来看,建发房产、华润置地和保利发展位列前三。2024年1月份至7月份,建发房产以621亿元新增货值占据榜单第一,华润置地以571亿元新增货值位列第二,保利发展新增货值规模为508亿元,位列第三。TOP10房企2024年前7个月新增货值总额4315亿元,占TOP100房企的32.4%。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为保障现金流,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相比于销售,越来越多的房企将重点放在降低负债上,这也在房企强调“精准投资”的拿地策略上有所体现。整体来看,随着销售的加快,以及暂时性减少拿地,房企将加快“去库存”脚步,为行业的持续复苏奠定基础。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
文章网址: /news/dichan/150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