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迅猛 企业积极出海打开成长空间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进入结构性竞争阶段,相关企业纷纷通过出海开启全球化战略。在海外新能源车市场存在广阔发展空间的背景下,出海有望为国内零部件公司提供新的发展机会。
“一般汽车与零部件的零整比是1:3(各种原厂零部件拼一辆车的成本是整车价的三倍),在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的推动下,国内汽车零部件公司出海业务肯定大有作为。”广东粤孵产业大数据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Expert Market 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约380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将增长到453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97%。
东方证券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3年1月份至1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渗透率为34.3%,较2022年同期提升6.1个百分点。2023年1月份至11月份中国汽车零配件出口金额达到5633.64亿元,同比增长14.6%。
汽车零部件所涉及的种类较多,从A股市场上市公司分类来看,涉及智能化、热管理、汽车电子、电驱电机、轻量化及结构件、充换电等多个细分赛道。
中金公司表示,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在过去近30年持续增长,而近三年尤为快速。与此同时,中国汽车零部件公司对海外市场开发持续深入。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2年A股汽车零部件板块平均海外收入占比从7%快速提升至25%。
国海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戴畅表示,截至2023年末,已有多家中国汽车零部件公司位于墨西哥的生产基地进入投产阶段,2024年部分公司海外业务有望从亏损转向盈利。
“汽车零部件公司开启全球化出海业务是一个积极的发展趋势,有助公司扩大市场份额。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生产基地和采购网络,相关公司可以更好地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优化供应链结构。”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近日,A股多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相继公布全球化业务的发展情况。
德赛西威近日透露,公司全方位推进国际化战略落地,加速海外研发制造基地的建设与扩产、投入更大资源开拓国际业务。如欧洲公司第二工厂的产能逐步提升,3D实验室建设有序开展,研发及服务配套进一步强化。
汽车电子产品及零部件系统供应商华阳集团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持续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并已取得较好的业务进展。汽车电子业务目前已取得本田、丰田、现代集团等客户的项目;精密压铸业务为博世、博格华纳、大陆、采埃孚等海外客户配套产品;同时积极配合自主品牌车企出海,目前已获得多个自主品牌海外平台项目定点,并积极推进境外生产基地落地。”
聚焦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领域的三花智控透露,目前公司客户遍布欧洲、美洲、亚洲等全球各地,并已在美国、墨西哥、波兰、越南等地建立了海外生产基地,全球化生产和供应布局已形成。
拓普集团日前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0.5亿元至22.5亿元,同比增长20.58%至32.34%。对于业绩预增的原因,公司表示,系轻量化底盘、热管理等业务的销售额增长迅速,汽车电子类业务迎来收获期,智慧电动门系统等多个项目逐步量产落地,国际业务占比持续提升,针对头部智能电动车企的单车配套价值不断提升。
东方证券汽车分析师姜雪晴表示,为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部分汽车零部件公司近年来通过实施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设海外工厂。目前,多家公司海外业务盈利拐点已经出现,预计盈利贡献比重将逐步提升。部分汽车零部件公司海外订单投产放量后,海外工厂亦有望逐步实现扭亏。
“随着海外工厂运营成熟,国内汽车零部件公司有望取得海外客户认可,持续开拓新客户、新项目,推动海外工厂配套品类拓展,实现单车价值量提升。”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表示。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
文章网址: /news/qiche/148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