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提升 头部企业降本增效抢市场
近日,NE时代根据新能源乘用车终端数据统计,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326.3GWh(吉瓦时,下同),同比增长41.3%;PACK(组合成电池组)装机量近725万套,同比增长38.53%。
多位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2023年全年以及今年年初的情况来看,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提升。同时,动力电池产业在技术、成本、性能等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少企业正在实行降本增效策略。”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近日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778.1GWh,同比增长42.5%;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387.7GWh,同比增长31.6%。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126.2GWh,占总装车量的32.6%,同比增长14.3%;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261GWh,占总装车量的67.3%,同比增长42.1%。
华西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研究员杨睿认为,行业经历需求快速增加、供给大幅扩张,再到供需自平衡下格局优化的过程,培育出一批在成本、性能上具备优势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全球竞争优势持续夯实。
“从长远看,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二是技术进步,电池成本将逐步降低;三是多家公司实行降本增效策略,优化供应链管理手段,有效推动市场需求。”奥优国际董事长张玥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头部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弗迪电池、中航创新、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蜂巢能源、孚能科技、正力新能。
具体来看,2023年,宁德时代的电池装机量为140379.92MWh(毫瓦时,下同),同比增加36.6%,市场份额为43%;弗迪电池的电池装机量为96923.2MWh,同比增加55.4%,市场份额为29.7%;中航创新的电池装机量为25062.2MWh,同比增加72.6%,市场份额为7.7%;亿纬锂能电池装机量为12735.32MWh,同比增加199.4%,市场份额为3.9%;国轩高科的电池装机量为11819.07MWh,同比增加8.9%,市场份额为3.6%。
“头部企业将在2024年继续进行降本增效,通过叠加产线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这对二三线电池企业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冲击,预计会对供应格局产生一定的新影响。”招商证券相关分析师向记者表示。
中邮证券分析师王磊认为,国内动力电池装机格局进一步集中,龙头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
宁德时代近日在深交所互动易上表示,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独立第三方电池供应商,能够提供全市场最有性能竞争力、最有成本潜力、更多元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有能力为重要的车企客户提供其主要的电池供应。
日前,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也在内部通知,敦促团队继续降本:2023年,采购团队通过层层筛选,去劣存优,充分招标竞价等手段,实现利益最大化。当前,采购降本空间依旧巨大。2024年,将继续加强非生产性物料的管理和控制,降本增效。
“公司研发的46系列大圆柱电池在经济性、安全性和回收利用价值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公司的降本增效。特斯拉、宝马、梅赛德斯奔驰、通用等车企纷纷宣布采用大圆柱电芯,从目前技术发展趋势看,大圆柱电芯有望成为未来技术主流。46系列电芯体积变大,需要的电池单体数量下降,焊接配件相应减少,提高电池成组效率;在性能方面,降低电池内阻,减小充放电过程中的损耗,提升放电效率。”亿纬锂能透露。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
文章网址: /news/qiche/148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