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整车企业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 分化趋势明显
随着各大车企相继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汽车行业上半年业绩分化趋势愈发明显。截至7月11日,已有8家整车制造企业预告了2024年上半年业绩,其中预喜的公司有5家。
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研究员胡麒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水平落后、规模较小的企业将被逐步淘汰出局,而具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将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具体来看,7月11日,长城汽车公告称,公司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5亿元至73亿元,同比增长377.49%到436.26%;预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0亿元到60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加567.13%到700.56%。
对比来看,去年全年,长城汽车的归母净利润和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是70.22亿元和48.34亿元。长城汽车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一成绩背后,是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以及海外市场销售大幅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同比增加,也为非经营性损益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去年年报来看,长城汽车海外销售贡献利润占比增加,今年上半年这一数据仍在增长。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销售汽车55.97万辆,同比增长7.79%。其中,新能源销售13.24万辆,同比增长41.99%;海外销售20.15万辆,同比增长62.59%;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14.05万辆,同比增长64.28%。
赛力斯公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39亿元至660亿元,同比增长479%到498%;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3.9亿元到1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赛力斯业绩好转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持续增长,特别是与华为联合推出的问界系列产品在市场上广受好评。上半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20.09万辆,同比增长348.55%。
赛力斯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业绩预盈的原因,一是上半年超额完成了倍增计划,产品结构向上明显,上半年公司位列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第六;二是公司坚定软件定义汽车,坚持跨界融合,坚持技术创新、成本贡献的经营方针,公司经营质量不断提升,盈利能力持续向好。
江淮汽车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约为2.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35亿元,同比增长86.86%。公司表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优化债务结构,贷款利息大幅减少,以及受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收益大幅增加,使得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大幅减少。
然而,在这场激烈的市场角逐中,也有部分企业亏损状况有所扩大。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上半年业绩预告的情况来看,一些企业凭借强劲的市场表现和技术实力,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而另一些则因技术滞后、管理不善等原因,面临亏损等困境。企业需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
文章网址: /news/qiche/149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