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技术合作、进行人事调整 跨国车企多举措应对车市竞争
近期,跨国车企动作频频。
7月22日,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汽车共同宣布,双方签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联合开发协议,将全力投入,为大众汽车集团在华生产的CMP(车身平台集成模块)和MEB(模块化电驱动矩阵)平台开发行业领先的电子电气架构。
在此之前,7月20日,另一跨国车企保时捷宣布,为进一步增强保时捷品牌在中国的吸引力,原保时捷德国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亚历山大・波利奇将出任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并将全面负责品牌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的业务。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汽车行业竞争加剧的环境下,跨国车企面临着销量下滑以及客户流失等现实问题。无论是提高研发投入还是进行人事调整,都是跨国车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具体来看,秉持“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战略,大众汽车集团正在各细分市场推出聚焦中国客户需求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大众汽车集团与“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的合作也渐入佳境,此次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便是力证。
据悉,电子电气架构在汽车数字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管理所有重要电子功能的中央控制中心,它也是连接硬件平台与汽车下部结构的数字化枢纽。CEA(China Electronic Architecture)架构是大众汽车集团开发的首个本土化电子电气架构,将在技术和经济性层面满足中国市场的特定需求。
大众汽车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已在广州和合肥建立了联合开发项目组,第一个搭载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的车型预计将在24个月内量产。同时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将积极探索进一步合作的机会,以扩大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的应用范围。”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表示:“凭借大众汽车集团和小鹏汽车之间的高度信任以及双方工程师的通力协作,我们合作项目的开发进展迅速,并且已经实现显著的协同效应。我非常期待扩大我们的技术合作范围并且深化双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而为了应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不少跨国车企都采取了相关措施,例如保时捷中国高层换帅。
保时捷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已成为保时捷在全球范围内唯一销量出现下滑的市场,同比降幅达15%。今年上半年,保时捷在中国市场交付的新车共计2.96万辆,同比下滑近33%。
今年5月份,因销量下跌、持续亏本,加之品牌方施压和积压库存,保时捷部分在华经销商联合发起抗议抵制,要求保时捷总部给予补贴和更换高管。压力之下,保时捷最终宣布更换保时捷中国管理层。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秘书长林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保时捷总部从德国调任高管来华任职,一是说明保时捷高度重视中国市场;二是说明目前中国市场的业绩表现已对保时捷整体发展造成冲击,尤其是近期经销商风波再次重创保时捷的声誉,已经到了不得不调整的程度。”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
文章网址: /news/qiche/150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