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6所高校今年新增13个招生专业
本报烟台3月21日讯(记者 李楠楠)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记者梳理发现,此次调整涉及烟台6所高校13个专业,将列入山东省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
据悉,教育部组织开展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经申报、公示、审核等程序,对各地各高校向教育部申请备案的专业予以备案;根据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评议结果,确定了同意设置的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并将资源勘查工程、护理学、助产学调整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记者从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看到,此次调整涉及烟台6所高校的相关专业,分别是滨州医学院的信息资源管理专业;鲁东大学的菌物科学与工程专业;烟台南山学院的计算金融、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子商务、新媒体艺术专业;烟台理工学院的护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的工程造价、工艺美术专业;烟台科技学院的数字经济、海洋信息工程、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
据了解,教育部此次专业设置增设、调整专业点1719个,同时,对高校申请撤销的1670个专业点予以备案,增、撤、调共涉及3389个专业点,数量为历年最多。此次共新增备案专业点1456个、审批专业点217个(包括160个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57个目录外新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46个。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学科门类的专业点增加数量位居前三,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专业点数量相对减少。从学科门类看,工学所涉专业点数量最多,有1322个,占比39%,这与工学作为第一大学科门类的基本情况相呼应;从区域布局看,涉及中西部高校的专业点有1802个,占比53.17%。总的来说,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更趋理性。
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
此次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总结起来共有四大特点: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落实“高等教育要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布局结构上做好先行先试”部署要求;强化交叉融合,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此外,还突出了就业导向。教育部还明确要求高校对就业率过低、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要谨慎增设、及时调减。
2024年高考在即,此次专业调整也为考生在专业选择的方向上提供了指导,考生可根据专业设置的更新,对标自身就业等因素合理选择专业。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
文章网址: /news/shishi/148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