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在广州举办,探讨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

记者 胡健 王云娜

初冬时节,花城广州鲜花盛开。 12月2日至4日,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将在这里举行。来自政治、战略、企业、学术及相关智库的600余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围绕“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主题进行对话交流,碰撞出火花与思想的火花。 ,凝聚合作共识。与会嘉宾高度评价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历史成就和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期待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带来新机遇,为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新动力。

“看到这些珍贵的照片,让我对中国的现代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积水塘改造成广州大剧院、菜场改建广东省博物馆……在大会设立的“了解中国现代化实践成就”天河展区,老照片记录广州天河区珠江新城20年的历程。从小村庄到城市商业中心的转变。

“广州的变化也是中国的变化。看到这些珍贵的照片,我对中国的现代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巴西247新闻网记者帕拉迪诺感慨地说。在巴西,很多关于中国的信息都来自西方媒体,但很多都是不真实的。 “所以我想来中国亲眼目睹中国的发展,了解真实的中国。”他表示,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现代化,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路径借鉴。

帕拉迪诺的话代表了众多与会外宾的心声。自2013年以来,“理解中国”国际会议已成功举办8届,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平台之一,让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感受中国现代化、感受中国开放。容忍。

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由中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广州市人民政府承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杨涛表示,本次大会邀请了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国际嘉宾出席。参会外宾人数超过历届会议,充分展现了“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实力逐年提升。

本届大会将包括开幕式、主旨演讲、会议演讲、嘉宾对话、6场平行研讨会、14场专题论坛、2场闭门研讨会以及一系列配套活动,其中包括了解中国现代化实践成就展览、《中国现代化》广州之夜”文化展、“新青年看中国”中外短视频征集播映活动暨“新疆行·走进阿克苏”短视频创作系列表彰大会,为国际嘉宾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与会代表普遍认为,“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是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对了解中国、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发挥了积极作用。

科技与社会生活的演讲_科技与社会演讲稿_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演讲500字

巴基斯坦“了解中国”论坛主席扎法尔·乌丁·马哈茂德表示,要想了解中国,就必须更加关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成功消除绝对贫困,正在从“世界工厂”迈向全球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中心。这是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中国的和平崛起确实造福了世界人民。”马哈茂德说。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进一步增强维护世界和平和国际正义的力量。”

“要了解中国,我认为我们首先要‘听’,而不是说教。我们必须听听中国的优先事项是什么、关心什么、担心什么。”奥地利前总理沃尔夫冈·许塞尔表示,从一个最不发达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多经验和借鉴。

中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会创会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必坚表示,开放是中国现代化的鲜明标志。中国不会因为一些国家的脱钩和所谓“高墙”而走上孤立和封闭的道路。相反,中国将更加认识到进一步开放的价值,更加主动地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接轨。许多外国企业加大对华投资,积极拥抱中国市场,进一步体现了他们对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心。

“中国决心把改革进行到底,这是中国从上到下作出的决定,中国致力于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图·特肖梅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发展作出了贡献,将带来新机遇,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正义的力量。”

比利时前驻华大使帕特里克·内斯(Patrick Ness)长年生活在中国农村,不断探索生态农业实践。他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中国致力于解决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挑战,提出“双碳”目标,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令人印象深刻。”奈斯认为,西方国家应进一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彼此合作共赢。

参加非洲维和行动、组织海上安全训练、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喀麦隆海军上校埃德加·戴维·佩塔托·普丰列举了非洲与中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他表示,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为非洲安全稳定做出了贡献,也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代重要意义。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方提出与非洲建立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伙伴关系,打造全球安全倡议合作示范区。有关措施将有利于非洲地区的和平安全、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

“这次会议是一场思想盛宴,也是中国与世界沟通、加深友谊和感情的机会。”

这次会议紧扣国际社会关切和时代发展主题,实现内容创新。系列平行研讨会和专题论坛围绕经济全球化、国际创新合作、南方合作、能源转型、低空经济产业、中华民族多元化团结共同发展、体育、教育等议题,涵盖政治领域、经济、文化、社会治理等领域。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演讲500字_科技与社会演讲稿_科技与社会生活的演讲

自创办以来,“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今年首次增设体育专题论坛。多位奥运冠军和体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中国体育的新潜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体育是了解中国的良好窗口,有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形象,向国际社会展现中华民族的拼搏精神和团结精神。”射击奥运冠军、广东射击队主教练易思凌在“从体育读懂中国”专题论坛上说道。

在“构建互利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平行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围绕经济全球化、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各国应照顾彼此利益,共同把经济全球化的“蛋糕”做大并公平分享,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坚持和保护自由贸易是各国的普遍共识,我们高度评价中国政府促进公平贸易的努力。”中国日本商会会长、松下控股集团全球副总裁本间哲郎表示,松下等日本企业在中国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贸易保护主义的诸多考验。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各国产业互补、有序分工、开放合作才是正确发展之路。

葡萄牙前就业部长、欧洲进步研究基金会主席玛丽亚·若昂·罗德里格斯表示,要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差距,必须建立更多支持共赢发展的机制,提供更多资金促进绿色发展,减少贫困、促进数字化转型等。欧洲和中国可以共同努力完善贸易机制,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遏制保护主义,促进技术共享。

在“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式现代化领军地”平行研讨会上,马来西亚国会议员、前驻华特使陈国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港澳大湾区欣欣向荣、充满希望,为世界树立了良好榜样。它是新型区域合作和城市群健康发展的典范,对南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希望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积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增添动力。

“这次会议是一场思想盛宴,也是中国与世界沟通、加深友谊和感情的机会。”中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冯伟表示:“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更加深刻地解读中国式现代化及其世界意义,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和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06日第03页)

上一篇:中华民族一词的起源:第一个提出中华民族的人是谁? 下一篇: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宣布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热门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