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十年发展历程:从铜线到光纤,从3G到5G,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十年织网,从“铜线接入”到“光纤到户”,从3G到5G,实现网速从10Mbit/s到100Mbit/s、千兆/s的跨越;十年飞越万里大山,架起扶贫振兴沟通桥梁,开辟万千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跨越新征程,推动数字服务普惠共享,提升服务国计民生水平的十年;十年改革创新探索路径,彰显高质量发展品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电信始终牢记“国家最伟大”,积极践行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维护网络安全的初心使命,做每一个努力做强做优做大,以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努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云网融合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建设网络强国的主力军,中国电信正在积极建设天地一体化的高速泛在基础网络。 2011年2月,启动“宽带中国·光网城”项目。十多年来,中国电信持续开展全光网络建设。所有地级城市已全面建成光网络城市。行政村、扶贫村宽带普及率均达到100%。中国电信率先实现千兆网络升级,覆盖300多个城市。 。自2014年4G商用和2019年5G商用以来,中国电信持续加大基站投入。截至目前,累计开通5G基站90.7万个,基本实现重点城镇及以上连续覆盖。同时,中国电信积极布局天通卫星、航空互联网、海洋宽带三大新兴业务,持续完善“陆、海、海、陆”立体化、广覆盖、高性能的网络布局。空气和太空”领域。
转眼间,一张5G+光宽的“双千兆”网络已覆盖祖国大地,承载着高速发展的数字经济。目前,中国电信已建成全球最大的LTE-FDD网络、全球最大的5GSA共建共享网络、全球最大的NB-IoT网络、全球最大的千兆光纤网络,成为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运营商和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运营商。国内唯一的卫星移动通信运营商。无论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还是偏僻的乡村,在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还是碧海环抱的南沙群岛,随处可见中国电信网络建设者的辛勤劳动。
中国电信积极把握云发展方向,在行业率先提出云网融合发展思路,加快建设以云网融合为核心特征的智能化综合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演变成云网融合。 3.0阶段为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云服务的“国家队”,中国电信天翼云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进入4.0阶段,升级为分布式云。基于“2﹢4﹢31﹢X﹢O”资源布局,全面推进“千城千池”战略,加速全国算力布局。截至7月底,今年,云服务器数量达到38.1万台,形成3.1EFlops的算力规模,为数字经济发展构建云网融合的数字化新基地。天翼云中国混合云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全球运营商云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国内IDC业务整体排名第一,形成了独特的云网融合资源优势和突出的服务能力。
中国电信立足云网融合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实施云数字化转型战略,巩固云网络基础优势,提升云网络运营能力,积极深化云迁移,完成IT云迁移面向全网,部署全网上云业务平台,启动“灯塔试点”内部数字化转型行动,覆盖1200多个数字化转型场景,形成2500多个AI算法、解决方案等数字化转型成果。
聚焦智能赋能,释放转型发展澎湃动力
近十年来,信息通信技术不断迭代升级。 3G让移动互联网成为现实,4G改变生活,5G正在融入千行百业,新技术正在助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降本增效。
京东物流依托中国电信5G专网构建了物流“神经网络”。穿梭车可以在大密度金属货架的场景中准确、快速地移动,完成货物的存储和检索,大大提高了仓储物流作业的效率。在内蒙古筑能集团,电信5G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矿山生产过程的智能感知、泛在连接、精准控制,实现了无人驾驶、远程控制、智能采煤、智能采煤等多个智慧矿山应用场景。智能巡检。 ,成为国家能源行业数字化标杆。在南京滨江5G智能制造基地,一线工人使用5G﹢AR控制办公室座椅上的手柄,完成远程维护、指导等生产环节,完成了电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有益探索。装备制造业……5G进入物流、线下矿山、工厂,为传统行业注入数字智能。
借助5G、云计算、AI、AR等技术,中国电信全面实施云数字化转型战略,打造了一系列创新产品体验场景。截至目前,中国电信已积累超过3000个5G定制网络项目和近9000个5G行业商用项目,形成了智慧矿山、智慧工厂、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一系列典型案例。
5G应用也逐渐走进日常生产生活,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信息消费更加普惠。中国电信持续扩大5G超高清、5G云VR/AR、5G云游戏用户群,创新推出5G量子密语音,商用用户突破40家。5G消息、5G新通话等新业务推出高水平普惠接入和高质量公共服务,让人民享受数字新生活。
教学更有趣。中国电信在广东深圳建设云学校,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构建泛在、沉浸式的智慧教学环境。目前已覆盖全市26所学校80个班级,推动教学方式深刻变革。
医疗资源更加均衡。中国电信联合合作伙伴帮助西藏昌都妇幼保健院建设“5G云母婴”平台。通过建设5G专网和远程诊疗云平台,发挥大带宽、低时延的优势,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超声诊断、远程超声引导、远程手术、远程培训等,成功完成了北京、西藏首例5G远程大骨节手术、福建、西藏首例远程超声诊疗,真正搭建了发达地区优质资源到达边境地区的通途。
社会更加安全。中国电信将量子技术与5G、云网络、泛智能终端和平台应用全面融合,推出天翼量子高清加密语音、量子加密对讲、量子安全物联网、量子安全视频会议终端、量子城域等产品局域网、量子安全移动办公等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实现云端智能新生活。
科技创新持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自主研发新一代云网操作系统控制器,实现云网集成服务端到端自动开通;自主研发的云AI摄像机、时间微观、智能广播等AI产品,满足家庭关怀、安全生产、基层治理等场景需求……近年来,中国电信把技术创新作为关键,企业发展。以战略支撑,持续打造科技型企业。我们不仅构建了连接基础应用研究、应用技术研发、运营发展的RDO技术创新研发体系,还在云、安全、云网络等关键领域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操作系统。突破,入选国资委原创技术来源名录。
以2022年上半年为例,在云技术研究方面,中国电信商用发布CLoudOS 4.0,摆脱对OpenStack的依赖,自研虚拟化成功承载5GC解耦;网络安全方面,云网络安全智能调度系统、安全编排SOAR、威胁情报检测等产品投产;物联网方面,自主研发的CTwingOS成功承载近8000万连接;产业数字化方面,自主研发的产业数字化平台点亮23个省(区、市)73个城市。
中国电信在加强核心技术研究的同时,加快科技成果清单转化,数量与质量并重,提升专利水平,提升企业科技影响力。 2022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加大研发投入,投入57亿元。研发经费同比增长54.8%,自研成果清单增长3.1倍,研发人员较年初增长46%,89项科技成果全面转化实施。近三年来,集团共申请新增专利7200余项,5G技术荣获国家专利银奖。在3GPP的领导下,完成了超级上行核心标准,与中国联通联合推出的“大带宽5G共建共享标准”实现了多项关键目标。该技术突破随3GPPR16在全球发布,主导或共同主导134项国际标准。
今年7月,中国电信被国资委授予2019-2021年度“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企业”荣誉称号。 2021年荣获科技创新成果、国资委专项项目A级等奖项,充分展现了科技创新实力。按照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从现在到2035年,中国电信将分三步建设科技领军企业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生态合作深度促进产业发展繁荣
上下志同道合者胜,同舟共济者胜。生态合作对于促进全面协调发展、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自2021年8月20日中国电信股票在A股市场上市以来,公司以汇A为主要平台,整体聚焦,深入推进生态建设,全面推进企业改革深化,充分发挥调动各要素积极性,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深化改革和生态合作过程中,中国电信联合中国电子科技、中国电子、中国诚通、中国国信等央企,共同投资成立天翼云科技公司,共同打造天翼云科技公司。国家云,共建运营,服务国家。适用于所有类型数字经济的云基础设施。互金公司也完成了第二轮融资,共引入外部资金超过20亿元,并基于易宝支付打造了央企支付平台。
同时,中国电信紧紧围绕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5G行业应用、数字生活等生态领域,着力生态布局,打造开放合作、良性互动的新生态。以5G应用生态系统为例,中国电信持续实施“扬帆”行动计划,携手生态伙伴,持续创新重点行业、关键场景的5G应用解决方案,不断丰富5G平台能力,不断提升交付5G 解决方案。实现5G应用规模化发展的能力。
服务民生彰显央企责任和社会责任
中国电信始终牢记“国家之大”,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力做好信息服务和通信保障,努力承担起国家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央企应该有。
在信息化抗疫方面,中国电信依托5G和云网络优势,为武汉火神山医院开通高速5G网络,并与央视共同打造亿万人付费的“云监工”关注。 “云监”相机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武汉蔡甸分队突击队旗陈列在中共党史陈列馆,成为纪念伟大抗日战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疫情斗争。 2020年以来,中国电信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等新技术,积极承担300多个智慧防疫系统和平台的安全运行责任。围绕不同场景的需求,中国电信推出了一系列智能门磁、来电名片、智能门禁等数字防疫产品助力科技抗疫,云、云等信息化应用面向中小企业推出云会议、云课堂,帮助中小企业及合作伙伴复工复产,确保学校“停课不停学”。
在帮扶扶贫方面,2002年以来,中国电信先后承担了新疆盐源、木里、广西田林4县的定点扶贫任务,以及西藏边坝、青海九枝2县的对口帮扶任务。援助工作开展以来,中国电信始终传承红色基因,坚决履行央企责任,从网络、资金、人才、项目等多方面持续发力。累计投入农村网络建设超过1000亿元,向“4﹢2”帮扶县捐款7亿多元,实施帮扶项目100多个,用实际行动助力经济发展和提升贫困地区民生。自2018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以来,中国电信连续三年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单位精准扶贫工作成效评估中获得最高评级“良好”,并荣获全国扶贫先进集体称号。 。
在乡村振兴方面,中国电信通过“村村通”数字化平台等一系列数字平台,为40多个智慧党建、智慧广播、平安乡村、农村人居环境管理保护等数字村庄提供服务。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天翼家政。应用服务。这些平台已在全国31个省(区、市)20万多个行政村的1700多个涉农区县推广使用,服务超过2000万农户。
在提速降费方面,近十年来,中国电信先后取消长途费和漫游费,并大幅降低国际漫游费标准。近年来,持续开展提速降费工作,为群众提供方便、实惠、便捷的服务。良好使用的信息和通信服务。先后开展“春暖行动”、“春晓行动”,精准惠企、纾困中小企业。
在服务提升方面,中国电信建设了数万个“爱翼站”,充分发挥营业厅的便民服务作用,提供温暖的公益服务,优化老龄化服务,完善防骚扰服务,并持续打造“客户掌控”“服务好、更便捷”六大服务体系。
十年风风雨雨,初心坚如磐石。中国电信将牢记初心使命,大力弘扬红色电信精神,勇挑重担,砥砺前行,全面实施云向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电信力量。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