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从春秋战国到唐宋元的辉煌成就
《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以在线阅读。更多《科学技术发展史.ppt(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搜索。
1. 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科学在人类封建制度进化体系中的代表,(1)中国古代科学的历史阶段,1.最初的繁荣:春秋战国之交国家时期(公元前700年-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一次真正的思想解放。那是百家争鸣的时期。 ,2.体系建立:秦汉、三国、东西晋、南北朝(公元前221年—公元589年)建立了四大科学体系:张衡建立的天文体系、张仲景建立的医学体系,贾思勰建立的农业体系,以九章算术为基础的数学体系。 , 3.鼎盛时期:唐宋元时期(公元618-1368年),出现了各学科全面发展的趋势。比如沈括,他是多学科大师,被视为中国科学发展的关键。协调。元代出现了中世纪四大数学家:秦大少、杨辉、李贽、朱世杰,将中国科学的发展推向了一个高水平。
2.巅峰人物:郭守敬,4.终结与衰落:明清时期(公元368-1840年)。 16、17世纪,中国科学有两个趋势:一是自我总结。一些传统科学总结了自己的想法。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事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标志着中国传统科学发展的终结。 ,二是向西方学习,向东方借鉴。中国科学开始被动接受西方文明。 ,(2)中国古代科学成就,1.关于世界起源的讨论,(1)阴阳学说是对自然界事物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解释。最早出现于《周易》。 ,(2)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动作是指事物的五种不同属性和运动方式。 “五种物质诞生,不断运转。” (3)八卦理论:是阴阳五行学说中阴阳两个核心概念的排列组合。该图显示了自然界中的事物。
3、八种现象。 、(阳妖)(阴妖)、天、地、雷、风、水、火、山、湖、初九、初九、初九、初九、初九、初九,初九,干,乾隆不用,只见一条龙在田野,夜里警觉,一条龙跃入深渊,一条飞龙在天空,龙有悔,(4)元气论,中国对世界起源的最后洞察,2.中国古代四大科学体系:农、医、星相、算术,(1)农业科学:农数大376这么多种类。西汉《思升书》、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宋代陈复《农书》、元代王振《农书》 、明代徐光启的《农事全书》代表了中国古代农业的最高成就。 ,(2)医学,为《黄帝内经》奠定了基础。 《黄帝内经》之后,中医以医学和药剂两条路发展。奠定中医基础的代表作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最早的中药学著作是《神农本草》,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是中药学的总结。
4.性著作。 ,(3)天文学,包括三个方面的成就:一是天文观测系统有完整的数据记录。 ,第二,高级历法,第三,特色宇宙论:盖天说,浑天说,玄夜说。 ,(4)算术,最早的算术书籍是《周笔算经》,标志着中国算术体系建立的是汉代的《算术九章》。三国时期,刘徽的《算术笔记九章》创造了计算圆面积的方法。宋元时期中国数学的发展达到顶峰,出现了四大数学家的成就。 ,中国数学的特点:善于计算,善于实际应用,但重计算轻证明,没有形成严格的符号体系和演绎体系。在技术计算工具方面,筹码和算盘非常直观,但很难保留中间环节,逻辑运算难度很大。上述缺陷阻碍了中国算术的进一步发展。 ,3.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最具代表性、被世界公认的四大发明。 、(三)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五、技术概要,1、结构体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人,两个基本点:代表科学标准的四大科学体系和代表技术成果的四大发明。 、人、民、农、天文、算术、水利、建筑、医学、炼丹、指南针、炼丹、化学、火药、造纸、印刷、2.特色分析中西科学发展的比较分析,问题:古代中国有如此辉煌的科学成就,为什么中国的现代科学没有出现? ,基本概念:现代科学,15、16世纪以来西欧发展起来的科学形式。 ,中西科学形式比较: ,一是使用方向不同:为现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社会条件提供物质技术手段的不是欧洲本身,而恰好是中国东部。然而,中国人的科技发明在东西方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趋势。中国人民的发明创造并没有使中国人民从中受益。
6. 好处。二、坐标比较显示,中国科学发展呈驼峰状,而西方科学发展呈马鞍状。 ,西方,中国,-300,0,500,1500,1700。第三,以两部大书为例进行比较,《乾隆四库全书》成书时间为1773年至1782年。中心思想是校对、注释、分类、整理历史编纂原则是对明清时期积极进步的反封建思想言论进行梳理王朝。那是一位老人的回眸。法国人狄德罗编撰的《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于1751年至1781年编撰,旨在反映当时的新思想和新艺术。其主要目的是反对封建蒙昧主义,给人一种向前看的感觉。 ,是一种孩子气的观点。 、四、结构比较,中西科学形式为何存在这些差异?中国科学具有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中国科学的特点是以人民为中心、面向社会,
7. 轻盈自然。中国学术思想本质上是人文主义而非科学主义。其次,注重实践,重测试,轻理论。理论薄弱、实验薄弱是中国科学的致命弱点。 ,三是以思维为方法。长于综合,短于分析。研究方法直观而非逻辑;这是推测性的。而不是实验性的;因此得出的结论是一般性的而不是精确的。 ,第四,东西方对待科学家的态度截然不同。西方科学家历来受到人们的尊重,而中国科学家的社会地位很低,被称为“工匠”。 ,4.现代西方科学以18世纪中叶为界分为两个时期。早期是从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到随后的技术革命;后期是从基础领域科学全面发展到第二次技术革命。 ,(1)现代科学的出现(15-16世纪),文艺复兴,科学革命
8.命运、宗教改革、地理发现,(2)西方现代科学的主要成就,1.从伽利略到牛顿的现代科学发展的早期阶段(17、18世纪),(1)伽利略的科学成就,第一,实验研究方法的引入已成为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伽利略是实验科学的代名词,他的工作代表了现代科学的新增长点。 ,第二,在天文学领域,建造了第一台望远镜。 ,(2)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椭圆定律,等面积定律,正比例定律,(3)牛顿的科学成就,牛顿作为英国科学家,是近代最伟大的学者400 年。牛顿的研究涉及去除生物的研究,他的研究几乎在化学以外的所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特别是在物理和数学领域。对牛顿的研究就是对17、18世纪现代科学的研究。 ,
9.英国诗人亚历山大·波普:自然和自然法则隐藏在黑暗中。上帝说:“让牛顿出来吧!”然后一切都变得轻了。 2、现代自然科学第二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后期,特点:自然科学全面发展,进入一个时期理论综合,基础科学取得重大突破。 ,(1)天文学星云假说,(2)地质地质梯度理论,(3)物理学电磁理论和能量守恒定律与转换,(4)化学原子分子理论的建立;元素周期律;首次从无机物中合成了两种有机化合物——草酸和尿素(5)生物学研究细胞理论和生物进化论,5.20世纪的科学,1.世纪之交的早期物理革命世纪之交,相对论与量子力学2.后来理论的应用:第三次技术革命,思考: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全面发展,进入理论综合时期,20
10、10世纪科学的本质是综合性、整体性的发展。那么中国传统的重整体、善于综合的思维模式对于现代科学的发展有何意义呢?东方思维能拯救中国科学吗? ,并不是一个结论:科学作为人类对物体真相的认识,是人类生存的有效手段。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因素构成了科学生长的土壤。我们强调社会整体能力对科学发展的影响。但在影响科学发展的因素中,我们特别强调分散和竞争是科学增长的内在机制。更加去中心化和轻松的环境可以产生更多的想法火花和创作热情。理性是人与动物的分界点。 ,创造力与否是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 “一个没有创造力的国家就像一座装饰华丽的寺庙却没有神圣的上帝。”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也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现实也正在说明这一点。 ,本章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陈立夫译。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2,魏正同着《中国的智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3.现代科学的起源(美国)赫伯特.巴特菲尔德着,张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 4.《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日文),中村源着,林泰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5,恩格斯和现代自然科学,乌克兰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百家争鸣: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李培山等主编。商务印书馆1986年7月科学史中央电视台科技教育专题节目,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