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解析:如何引导学生快速抓住文章中心观点并探讨中国近代科技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1.结合本文的结构,可以了解到本文虽然长,但是脉络清晰。
2.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并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点并进行概括。
2、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和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对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为何落后于西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2.探索想法并提高积极思考能力。
3、德育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培养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要点: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准确抓住文章的中心点,并进行总结。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和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对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为何落后于西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发表自己的独立看法。
解决办法:多探索、多提问、多思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课程安排:一节课
教学步骤
1、明确的目标
1、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点并进行总结。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和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对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为何落后于西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2、整体观感
1.导入新课
杨振宁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作为中国科学家,唐振宁对祖国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虽然身在海外,但他始终关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1971年中美关系解冻之初,他多次访问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他经常往返于中美两国之间讲学和交流活动,为中国科技研究方向和未来科技人才提供见解。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去培育。本文根据他在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大学的学术报告编写。
本次演讲的中心主题是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文章比较长,但思路清晰,论据严谨,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它基于对中国数千年科技史的概述。他站在高处总结了近代以来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和发展轨迹,满怀信心地展望了下一个21世纪中国科技的乐观前景。
从内容上看,这篇讲话按时间顺序将我国科学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元1400年之前,中国在技术上优于欧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了支持这一论点,他举了两个例子。第一,明代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记载和1962年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当时的造船技术是当时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无法比拟的。其次,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点是出自英国伟大哲学家培根之口。培根本人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现代欧洲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引用他的话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可以说,中国的技术在1400年前就超越了西方,这是历史界和科学界公认的事实。因此,作者指出,当时的科技交流方向,无论是海上还是陆上,都是从亚洲到欧洲。
第二阶段,从1400年到1600年,这200年间,中国历史停滞不前,而欧洲则经历文艺复兴的洗礼,各领域迅速发展。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以世俗形式对封建阶级的思想文化体系发起了重大冲击。人类的创造力前所未有地释放出来,涌现出一大批科学和思想文化巨人,包括哲学、教育、文学、艺术、天文、数学等各个领域都呈现出新的局面。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统一、僵化的停滞状态。笔者也用事实来支持这一论点。一是明朝皇帝邀请了一些传教士从澳门向中国引进火炮制造技术。另一个是《几何原理》被翻译到中国,对中国的科学技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例子表明,当时的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
第三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50年,是中国人在落后挨打的情况下被迫接受西方技术的时期。笔者认为,有两个因素迫使古老封闭的中国逐渐向外界敞开大门。一是英国枪支的胁迫。其次,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几起悲惨事件,例如1894年的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亡国和种族灭绝的危险促使中国人改变了外交政策。在所有的变化中,笔者认为最有意义的是三件大事:设立首都大学、废除科举制度、大规模派遣学生出国留学。尤其是第三个,是西方现代科学技术大规模传入中国的最重要原因。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分析文章思路
从内容上看,这篇讲话按时间顺序将我国科学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元1400年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优于欧洲,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为了支持这一论点,他举了两个例子。第一,明代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记载和1962年的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当时的造船技术是当时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都无法比拟的。其次,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点是出自英国伟大哲学家培根之口。培根本人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对现代欧洲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引用他的话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可以说,中国的技术在1400年前就超越了西方,这是历史界和科学界公认的事实。因此,作者指出,当时的科技交流方向,无论是海上还是陆上,都是从亚洲到欧洲。
第二阶段,从1400年到1600年,这200年间,中国历史停滞不前,而欧洲则经历文艺复兴的洗礼,各领域迅速发展。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以世俗形式对封建阶级的思想文化体系发起了重大冲击。人类的创造力前所未有地释放出来,涌现出一大批科学和思想文化巨人,包括哲学、教育、文学、艺术、天文、数学等各个领域都呈现出新的局面。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统一、僵化的停滞状态。笔者也用事实来支持这一论点。一是明朝皇帝邀请一些传教士从澳门向中国引进火炮制造技术。另一个是《几何原理》被翻译到中国,对中国的科学技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例子表明,当时的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