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探讨: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解析
现代科学进入中国的回顾与展望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历程。
2、了解文章的写作方式,学习“用事实说话”的推理技巧。
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和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对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为何落后于西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结构,了解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历程。
2、了解文章的写作方式,学习“用事实说话”的推理技巧。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和课外查阅相关资料,对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为何落后于西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课程安排:一学时
教学步骤:
1、新课程介绍
我国历史上曾经是世界上最文明、最繁荣的国家之一。我们古代的科学成就举世闻名。我们古代的四大发明为世界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到了近代,现代科学已经从外国进入我国。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听听杨振宁教授的讨论吧!
二、作者简介
杨振宁,1922年出生,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早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 1957年与李峥
时间特性示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陶氏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作为一名中国科学家,杨振宁对祖国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虽然身在海外,但他始终关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 1971年中美关系解冻之初,他多次访问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他经常往返于中美两国之间讲学和交流活动,为中国科技研究方向和未来科技人才提供见解。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去培育。本文根据他在清华大学和哈尔滨大学的学术报告编写。
3、整体观感
1.本文是一篇科技演讲,讨论了一个热门话题,即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为什么落后于西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演讲标题可知,全文分为回顾和展望两部分。在纵观中国几千年科技史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和近代以来的发展轨迹,充满信心地展望了未来21世纪中国科技的乐观前景。
2. 现在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完成下表。
参考:
时间特性示例
第一阶段,公元14XX年之前,中国领先世界?明代太监郑和七下西洋记录及1962年考古发现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二阶段,从14XX年到16XX年,中国停滞不前。明朝皇帝派遣传教士将火炮制造技术从澳门引进中国。
?《几何原理》被翻译到中国,对中国科学技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三阶段,即16xx年至19xx年,中国抵制科学技术的引进。清代同文馆的建立遇到了阻力。一些单身汉认为“技术只是一个花哨的把戏、一个小把戏”。
清朝派遣留学生出国,但受到严厉批评,最终被召回。
第四阶段,19xx年至1950年,西方科学传入中国,建立首都大学,废除科举制度,大规模派遣学生出国留学。
共2页,当前第112页
生活日报网·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本网站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本网站及其雇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 sunny@sdlife.com.cn